返回上海新闻出版网站

读书园地

逝去的童年

发布日期:2013-02-04 分享

                                                   ◇ 翁辉辉

    小时候,家住上海郊区乡下,一个江南小村落,不大,“井”字形的四条小河环绕着,四座小桥连接着村外。南面一座水泥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能通卡车,连接着通往镇里的主干道。两座石板桥,东西各一座石桥,看不出年代,很窄,没扶手,石桥仅可两人通行,自行车只能推行。北面一座木板桥更窄,就用三块木板架着,也没有扶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独自过桥。
    沿着河流,每家门前、边上、屋后都有一个水礁通向河流,有用条石的、青砖的,后来也有用破楼板堆砌的。河水清清的,不时的有人在河边淘米、洗菜、洗衣服、刷马桶,日复一日。
    夏天,最爱的就是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泡在村前的小河里摸鱼抓虾,早早地就学会了游泳。经常和小伙伴比赛,有时是潜泳,我们的土话叫做“钻水野猫”,半蹲在岸边水礁石上,一个猛子扎下去看谁潜的时间最长、最远;有时是仰泳,不过只许躺在水上,手脚不能摆动,顺着水流浮动,远远看来像漂着一具“浮尸”,看谁坚持的时间更久;当然有时也比谁游得最快,看谁先到河对岸,不过这一项,身体瘦弱的我总落在最后;甚至有时也比比胆量——从最高的水泥桥上跃入河中,六七米的高空窜入水里,脚底、大腿震得麻麻的,有时屁股撞到河底的淤泥,带起一股股“黑水”……我喜爱家乡的小河,那里的河面应该依然飘荡着我儿时欢笑。
    还是夏天,满天的知了叫声,此起彼伏。顽皮的我们,自然也不会放过“捉知了”这一乐事。提上一杆顶端扎一尼龙袋的小竹竿,在大人们的劝说、反对、咒骂声中,踩着晒得白花花、烫乎乎的泥路,顶着烈日开开心心地出发了。知了很笨,小竹竿悄悄穿过树枝轻轻一套,只要看准了,不惊动它,基本就十拿九稳了。抓到的知了,常常被我们剪去半拉翅膀,一字排开让它赛跑;有时很残忍地丢入火中,做“烤知了”。我试着尝过知了背上黑甲下面那块肉,混着一股焦香味,很嫩。
    那时候什么都不太懂,更没什么心事,整天就知道玩——春节前后鞭炮大战,冬天小河里捞冰块,还有钓鱼、钓龙虾、钓青蛙、玩泥巴、丢砖块、打弹子、弹皮筋、捉蛇……作业不多,学习也不累,每一年的暑假作业,总得等到开学前的最后几天赶着去完成,为此也没少挨父亲打骂。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也已过而立之年。可现在想来,仿佛仍在昨日,一切都那么快乐美好,无忧无虑。
    前不久回了一次老家,水泥路铺到了每家门口,下雨不再泥泞了,很好。以前每家必备的雨天胶鞋,现在或许已淡出大家脑海,但打着油布伞,穿着胶鞋,踩着湿滑泥泞的小路上学的情形,我永远也不会忘却。村子不再是以前的村子,陌生而又熟悉。偶尔几个老人迎面走过,盯着我,认识我却叫不上名来。是啊,二十多年了,我们都变了许多。那些儿时的伙伴像我一样都争着搬进城市里,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村里的房屋大多租给了外来务工者,五湖四海,活生生的一个“中国村”,想来这也是沿海许多地方的现状吧。环绕着村子的小河,河水再不清澈,不时地漂过一些垃圾,两岸杂草丛生,每家门前的水礁也早已荒废了,小河不再是我小时候摸鱼捉虾的那条河流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生活奔小康了,可环境呢?太多的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大气污染,也许一百年都不能恢复,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大了。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况好多地方仍得不到重视……
    再看儿子,快上初中了,从小住在城里,物质条件和我那时天壤之别。可暑假大多时候只能待在家里,忙着作业,偶尔看看电视、玩玩电脑,他真的开心吗?除了班级里的同学,他还有小伙伴吗?小区不小,小朋友更多,但有几个能玩在一起?城里,人们住得近了,可大家却更陌生了,邻里之间即使遇见,也很少主动打个招呼。“远亲不如近邻”最后会是一个传说吗?还有孩子内心的孤独,我们有谁去体会过吗?
    升学的压力、沉重的书包,压得孩子直不起背,叫喊了多年的减负,真的减了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狼爸”、“虎妈”……太多太多的压力,他们的童年将来回想起来真的快乐?一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多少家长感到了惊恐,也让多少孩子失去了本该属于他的快乐童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让孩子带着快乐去经历他自己人生吧。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让他回到我儿时的村庄,过着和我一样的快乐童年。

                                    (作者系奉贤区柘林镇新塘村村民)

                                荣获2011年上海"农家书香"征文活动一等奖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农家书屋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1624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