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海新闻出版网站

读书园地

南三村的新希望

发布日期:2013-02-21 分享

                                                   ◇ 朱学霞

    走进松江区泖港镇南三村的农家书屋,这里虽然不大,却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氛围: 几个村民正捧着蔬菜、家禽种植或养殖专业的书籍,喜滋滋地翻看着。周围上千种书籍和刊物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专门为“农家书屋”配置的书架上,几张桌子、数把椅子,借阅簿、意见本等一应俱全。看到“图书馆”开在自家门口,村民们七嘴八舌,赞不绝口:“我们中老年人以前的业余生活除了打牌聊天看电视,几乎就没事干,这下可好了,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看了,孩子们假期里也能来这儿看课外书籍了。”在南三村,温馨的农家书屋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
    南三村地处泖港镇西北面,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村。全村耕地面积1 312亩,2002年12月起租给南三涵养林公司种植林木,仅留宅基地及其他用地568亩。村民们自留地不多,很多人家都在自家房前屋后有限的空地里,种上了豆角、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蔬菜,以及橘、梨等果树。因为以前有些村民没有种过菜和果树,农家书屋便帮了不少忙,诸如辣椒苗怎么管理,豆角如何整枝,茄子如何追肥,果树病虫害怎样防治,等等。但凡有些不大清楚的,村民们就时不时跑到书屋来,翻翻书架上的书本,通过对书本知识的了解,为村民们增加了不少产量。
    中年汉子魏小山系外来户,去年在涵养林里种起了芝麻。虽然他近年来也曾承包了十多亩土地种大葱及土豆,对种菜有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但芝麻种植毕竟和土豆、大葱还有不同,如何控制施肥,如何防病虫害,遇到这些问题,魏小山还是会虚心地向书屋的“书本老师”请教。
    自从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从此改变了村民“要想看书没有书,要想学习没去处”的局面。书屋虽不大,在村里却如春风般吹起了阵阵涟漪;好似那雨后的彩虹,吸引着千百人的眼睛。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满脸稚气的儿童,从持家理财的家庭主妇,到正当盛年的青壮男人,不管酷暑严寒、春夏秋冬,他们那如饥似渴的求知热望,使人为之感动。是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抚慰万千心灵的千金要方,它能使人张开希望的翅膀,实现着自己那辉煌梦想。作为一名普通的农家书屋管理员,深深感受到农家书屋给村民带来的大变化、大发展。由此,我也真正体会到工作的无穷乐趣。每当我看到琳琅满目的书籍,小朋友们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村民用满是老茧的双手借到自己满意图书时的高兴神情,我就有一种快乐和成就感。
    有了书屋,大家也就有了目标,来农家书屋借书的人,从刚上学的孩子,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有。借阅最多的除了学生们的图书,就是生活类和科技类,养生保健、烹饪等生活类书籍也很受欢迎。而外来打工的年轻人,大家都爱到书屋借小说类书籍,基本上也是打什么工,就会来借哪方面的书。书屋正在逐渐进入村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农家书屋不仅对提高村民思想品德品质、文化素质、法律意识有帮助,通过阅读,村里的婆媳关系、邻里关系也更和睦了。村委会还在农家书屋的墙上,醒目地张贴着书屋管理制度、村借阅制度和一封写给村民们的倡导信,使村的整体氛围日益走向和谐。
    “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十二五”发展的宗旨相契合,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在满足农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好事就要坚持,贵在持久,我相信南三村的农家书屋一定会越办越红火,越来越受欢迎。

                         (作者系松江区泖港镇南三村农家书屋管理员)
                          荣获2011年上海"农家书香" 征文活动优秀作品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农家书屋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1624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