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海新闻出版网站

读书园地

秋凉好读书

发布日期:2014-05-04 分享

                                                   ◇ 姜  洛

       雨后的秋愈发凉爽,空气潮湿而新鲜。江南小村远山如黛,极目天舒,薄雾轻烟袅袅绕绕,似仙女下凡时的轻纱迷障。一栋栋白色的建筑,那是我们别墅一样的农家小院,淡雅而温馨。
       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好日子里,迎着“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春风,和着奉贤“撤县建区”十周年庆典的脚步,我们村的农家书屋也走过了两年的行程。读书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一种生活,我们农民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滋润。
       我们村委办公楼旁边,一座二层楼伫立着,面积不太大,却精致而典雅,那就是我们的农家书屋。记得我第一次走进书屋,看到阅览室桌中央那一盆怒放的百合,纯白而高雅,似芊芊陌上那一朵圣洁的生灵,在这个书屋内彰显优雅的风韵。阅览室有一位大叔,翻阅着《养鸡专业大全》;一位跟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专心致志地阅览《怎样做一个温婉的女子》;还有一位学生,在阅读《精品散文诗》,时而皱眉,时而微笑……还有三三两两的人,手中拿着书朝书屋的方向走来。我走到书橱前,隔着橱窗浏览,有农业畜牧类,有家电家用常识类,有文学类,有武打小说类,有儿童的漫画书……品种真是不少。
       午后,在一种懒洋洋的惬意里,我恬静地坐在窗前,打开了一本文集。本想浏览几篇简短的小文章享受一下平和的心境,但一篇文章让我的心湖漾起了层层的涟漪……这是美国作家戴尔·卡耐基写的《我没有鞋,他却没有脚》。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但却发人深省。
       读完这则小故事,我的内心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我联想到许多事情。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叹息、抱怨,慨叹生命的不如意。这种哀怨、不平和的态度仿佛一叶障目,使我们忽略了生活中许多平实的快乐和幸福。我们能否有那位残疾人的心境,用微笑迎接清晨的每一缕阳光?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接受生命中所有的际遇?我们真的应该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感知生命,感激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感激朋友们给予我们关爱;感激亲人们赋予我们呵护……当我们失去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们何尝不用另外一种视角去看待这失去之后的“获得”呢?也许当你失去工作时,你却获得了家人的患难与共;也许在容颜老去时,你却获得了生命和岁月留给你的历练和经验……让我们学着做个智者,在失去和获得中游刃有余地寻觅快乐,体味欢愉。把握好自己,让自己在任何情境中都自由地放飞心情,努力快乐着、享受着生命所赐予我们的如意与不如意吧!
       那一刻,我的手难以释卷,我望着天边的云卷云舒,我感谢这么美好的生活,感谢在我们农家有这样好的书屋,有这么多滋养心灵的好书。
       如今的农村,有着宽敞的道路,气派的楼房,富裕的生活,文明的气息。小小书屋不知道从何时起,成为大家心中一个难以割舍的家。要感谢国家一系列的强农惠农补贴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丰腴着我们的美好生活,同时也渲染我们农家人的精神领域。在我们奉贤区很多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呈现着农家书屋宣扬文化的新风貌。这书屋、这图书,正在潜移默化地开阔着大家的视野,增长着我们的知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是呀,书就是我们永远的朋友,而农家书屋就是我们永远温馨的家!南宋诗人朱熹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深谷中的书屋散发着迷人的墨香。我相信,农家书屋,一定会成为一盏文化的明灯,把乡亲们的好日子照得更加红红火火。
                                (作者系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外来务工者)

                               荣获2011年上海"农家书香"征文活动优秀作品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农家书屋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1624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