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海新闻出版网站

读书园地

半世人生书香伴

发布日期:2015-03-17 分享

                                               ◇ 蒋忠平

    我为一介凡人,喜欢读书,不企求延年益寿长命百岁,更不奢望成名成家光宗耀祖,而纯粹是一种自我痴迷和陶醉。回味人至中年的半世人生,读书伴我度过了许许多多的甜酸苦辣,娓娓道来,却分明是一段书香人生。
    记得当年年少无知,不知从哪里捡来了一本旧得发黄的连封面都没有的《忠烈侠义传》。十五支光的床头灯下,看得投入到连天亮竟然都不知道,次日上课的时候趴在课桌上睡得死死的,虽被老师痛骂一顿,却“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大概真的是被书中的情节吸引得无以自拔,想想实在是荒唐至极,这是我记忆中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后来学校流行“琼瑶”风,台湾作家琼瑶的言情小说风靡一时,我也不失时机地读了几本。接着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倚天屠龙记》,等等。渐渐地,在不知不觉中,我竟然喜欢上了文学和写作。于是开始钻阅览室,逛新华书店,淘自己喜爱的书。在学校图书室里,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是借读了作家戴厚英的小说《人啊人》以及《诗人之死》。她的小说后来真正让我爱上了写作并受到了她的写作风格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农村贫穷又落后,我的家是两间破旧的小瓦房,没有任何摆设。那个时候完全不想拥有自己的书房,但却又是爱书如命,我只好找来一张破桌子,缺了一只角的,中间还有个洞,但放书还是可以的。于是我就把这张破桌子放置在我的小床边,算是我的小天地。对于一个喜欢书的人来说,在如此破陋的房间里能够放上几本书,难免会觉得整个屋子都书香飘逸。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正如台湾作家席慕容所说:“烟鬼拥有一支烟,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后来我开始淘书,在我的淘书生涯中,曾经犯过一次十分严重的错误,虽然至今未曾被外人所知晓,但多少年来却一直挂在我的心里,每每想起,总觉脸红发烫。记得当时南堡镇的新华书店还在堡镇中路的西侧,那次逛书店,我看到了两本心仪的书,书名是《中外文学描写词典》上下册,对于这两本书,我迫切想要买回去,但那时囊中羞涩,仅仅两块钱一本的书也买不起,辗转在书店舍不得离开,最后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偷书的念头。趁店主不注意,眼疾手快地将书藏进了我的衣服里,这两本偷来的书至今还在我的书柜里。
    这段偷书的经历不禁让我想起了前不久曾经有幸聆听赵丽宏老师的读书故事,在赵老师插队崇明的时候,在一个飘雪的冬夜,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知道赵老师喜爱读书,冒着大雪摸黑送一本裹了一层又一层的书本给他阅读,待老妈妈走后,一层层打开,发现原来是一本过时了的老黄历,而在老妈妈的心目中,以为是一本值得珍爱的宝书,赵老师感动至极,后来专门写了著作《雪中谁寄锦书来》。听了赵丽宏老师的读书故事,再想到自己的偷书经历,令我惭愧不已。
    如今时过境迁,家境也好多了,喜欢什么书再也不需要去偷了,我除了买些书,每年还会花上数百元的钱订阅一些自己喜欢的报纸杂志,我也拥有了自己的专用书房,虽然不大,但也过得去,我为它命名为“行僧轩”,寓意为读书写字应像苦行僧般的辛苦执著。在这个小天地里,我也勤奋耕耘,自以为小有成就,在环崇明岛女子国际公路自行车比赛的征文中,我的散文《梦的还原》荣获了三等奖,《怀念崇明的竹园》荣获了中国散文写作中心二等奖,通过写作,我还有幸结识了叶辛老师、赵丽宏老师、季振邦老师、沈飞龙老师、季振华老师等一些文坛大家。我还为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诚凡,取忠诚平凡之意,因我的名字为忠平,时时鼓励自己不忘艰难的读书岁月,做一个忠诚平凡之人。
    通过数十载的收纳,如今我也拥有了几百本的藏书,闲来坐进自己的书房,便有一种躲进黄金屋的感觉,一两个小时仿佛一晃而过,常被家人称为书痴,而我的床头枕边,也总是堆满了各种书刊,显得杂乱无章,但我信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崇尚“室雅何须大,寒舍书香飘”。因为读书,不仅可以吸取精神营养,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净化心灵,而且还可以“修身养性”。作为爱书者,读到自己喜爱的好书,犹如见到了久别的情人,那心情的愉快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况语)。读书能使人知识渊博,明辨是非,懂得科学,趋利避害。《韩诗外传》载: 春秋时,鲁国有个名叫闵子骞的人,去拜孔子为师。开始时,他脸色干枯,过一段时间,开始变得红润起来。孔子注意到这一变化,觉得奇怪,便问其原因。闵子骞说: 我生活在偏僻乡下,到老师门下学习做人治国的道理,心里十分高兴,但看到达官贵人坐在华丽的车上,前后旌旗飘舞,又很羡慕,两种情形在我脑子里打架,因此,寝食不安,脸色干枯。如今,我受老师的教化,精读做人治国之书,懂得的道理日多,能辨是非,知美丑了,那些“龙旗”之类的东西,再也不动我的心了,因而心情平和脸色也就红润起来了。
    读书,还能使人的精神、意念集中,起到蓄精、养气、摄神的效果。精、气、神,是维持身体的主要元素,而读书正是蓄精、养气、摄神的一大良方。清代颜元说过:“忧愁非书不释,忿怒非书不解,精神非书不振。”这是有道理的。读书是一种享受,有无限的乐趣在其中。读书,以塑造完美的人品,使自己的思想脱离尘世利禄、得失的干扰。忘掉人间的忧愁,以坦荡、达观、超脱的心胸处世。
    要增长知识,就抓紧读书,要身心健康,请坚持读书。如果你生活在城市,请到书店去逛逛;如果你生活在农村,请常来农家书屋坐坐,因为这里,就像我的寒舍一样,飘逸着满屋的书香!
                                  (作者系崇明县竖新镇椿南村党支部书记)

                                 荣获2012年上海"农家书香"征文活动二等奖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农家书屋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1624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