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海新闻出版网站

读书园地

人生最美是清欢

发布日期:2020-05-25 分享

                                             ◇ 杨骋悦

    “清欢”一词出自唐冯贽《云仙杂记》:“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我对此的了解不甚了了,而当林清玄先生把它泼洒成一部书时,它的含义便豁然开朗起来。
    《人生最美是清欢》,既是一句诗,也是一本令我忽觉禅意的书。散文非是一家,梁衡、余秋雨、余光中的散文,我也略知一二。唯独这本散文集,令我产生了不愿意立刻将其读完的不舍,而喜欢在静谧的无人打扰的夜中,翻开书的一隅,顿觉如饮吕仙茶,收之桑榆。
                                          光之味
    “年轻人笑着说:‘不是闻不到,而是你的嗅觉在城市中退化了’。”
    太阳,总令我无限厌恶,冬日藏而不见,夏日艳阳高照,背人心之所向而驰,着实叫人可恶。而在童年中,我相信,我曾爱过太阳,因为在晒过的被褥、衣物、书画中,我都曾嗅到过那丝丝缕缕的淡香,这是一种无法言喻的舒适感,只可惜,它的芬芳,在童年的画卷上迷失了,没有倾泻入我的脑海。
    林清玄先生在稻谷堆中寻觅光之味的经历不禁令我动容。寻觅光之味,不仅仅是为了寻找到童年,也是为了弥补自己没有关注生活的细节而愧疚,表达对生活一切美好的感恩。童年的一些记忆之所以会一去不复返,或许是因为头脑中已装下太多的故事,没有空余再去留给恬淡的生活,所以大学毕业的小伙才会毅然放下城市,为了一抹稻花香留在乡下。
    我放下书,尝试寻觅苦涩中药中的微香,也开始期待明天的阳光。
                                       为夕阳落款
    黄昏,拖着疲惫的身躯,听着电台无休止的论话,好不无趣。
    一篇“煮雪”打动了我: 北方因为严寒,说出的话会立刻结成冰,对方只好回去,慢慢烤来听。
    有人戏谑道,不过是南方人的想象罢了。
    我想这想象,也是对生活的乐观与浪漫,这种浪漫不是低俗的,而是繁忙城市中的慰藉和感恩。人们常常于辩驳与争论中变得尖酸刻薄,可曾想过,给语言增添一些浪漫,心会变得何其温暖。
    林清玄先生为夕阳落款,为自己的一天落款,何尝不是一种浪漫,心中充斥着公式与刻板文字的我自然见不得,也想不得。
                                      人间最美是清欢
    东坡诗文易读,有很大可能是基于下面两点: 起于生活细节且是浪漫的。或问“竹杖芒鞋轻胜马”可是浪漫?我想是的,因为浪漫,他才不责世,大笑“也无风雨也无晴”。
    或曰: 清欢之人是否一定要同陶潜一般隐居山林,修篱种菊呢?林清玄先生说: 非也。
    清欢易解,也难解。在繁忙红尘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人,处理各种事,清欢自然会被觉得遥遥无期。林清玄先生曾写道:“也许,会在一碗茶中,悟出菩提。”什么意思呢?我们的确忙碌,但我们并非没有一丝空闲,每一段小小的空间,都有可能与清欢擦肩。可以温一壶风尘的酒,去饮往事;可以煮一碗月光的茶,去饮而今。仔细想来,一天忙碌,不过追名逐利而,而清欢,而是在哪放下的瞬间悟出的,放下的确很难,但清欢不代表放下一切,毕竟居士也未能完全避开尘世。
    当你有一刹那,发现这世道的浪漫,发现自己摆脱了荒唐,发现与过去握手言和之时,清欢便在左右。
    这本书,不仅关于生活态度,更关于禅心。
                              (作者系青浦区盈浦街道青浦区实验中学九年级学生)

                                  荣获2018年上海“农家书香”征文活动优秀作品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市农家书屋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1624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