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展示--中学组)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星期三的早晨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浓浓金山情,研学伴成长”社会实践研学之旅。
首先我们来到了中国江南农具馆,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节气数量逐渐丰富的过程,节气标准的计量方式以及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紧接着我们开始制作眉毛饺,将碾碎的芝麻和白糖,充分搅拌之后,包进饺皮中,再进行油炸,一个个甜甜的眉毛饺就完成了。
跟着热情洋溢的讲解老师,我们来到了田野的菜地中。老师给我们分发了铲具,水壶以及防护手套,将一棵棵绿意盎然的菜苗种进地里,一个个象征希望的种子也就此埋下,扎根在同学们的心底。
接下来我们开始打水稻,直到将水稻上的稻粒打下来,才算打稻结束。
刺激人心的装稻子推独轮车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挥洒着汗水,将一车车稻子推到终点,同学们的呐喊声响遍整个打谷场。然后我们将打出来的稻谷按照老师教的步骤一步步将他碾成米粉。我们都为这神奇的现象感到惊叹。
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廊下生态园,结束了“节气里看民俗”的研学活动。这片由汗水浇灌的土地上让我们真正感受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下午,我们来到枫泾古镇开展“寻红色印记,树革命信念”研学活动。枫泾古镇是一个拥有白墙灰瓦的房屋,水波荡漾的美丽江南小镇。踏足其中,不禁陶醉美景,流连忘返。在这美丽风光之下,流淌着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我们通过触摸红色遗迹,听1937年枫泾阻击战的动人故事感受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我们走进人民公社旧址,参观防空洞以及9581-米格15号飞机。我们还参观了在枪林弹雨中办公的房屋,及毛泽东爷爷的像章让我们铭记曾经与敌人斗争的峥嵘岁月。最后我们制作了自己心仪的徽章。
这次社会实践研学活动圆满结束,让我收获颇多。我既了解了中华民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还明白了劳动的辛苦,也懂得了今天的和平年代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更要好好学习、不负韶华。
作者姓名:晁浩然
学校:上海市金山区民办金盟学校
年级:7年级
书屋所在地:上海市金山区朱行镇恒信居委
指导老师:张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