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农业(新时代版)》
张云华 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明]王阳明
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源头。试想一下,没有农业,人类会怎样?
如果没有农业,人类就要靠野外打猎、捕鱼、摘果来填饱肚子,像动物一样每天为获取食物奔忙,没时间发展语言、文字、艺术,无法进行生产大分工,无法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更不可能到来。一句话,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文明。
那么,什么是农业?让我们从新石器时代谈起。
新石器时代 农业的起点
什么是农业?通过培育动物和植物以生产农产品的活动及产业即为农业,是人类主动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规律获取食物的行为,通俗点讲,就是人类给自己提供食物的生产活动。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农业我们可以称之为“大农业”,指的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狭义农业称为“小农业”,仅指种植业。
农业是伴随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吗?不是。在上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主要是靠被动地从自然界获取食物为生。直到大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对应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氏族公社时期,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种植和畜牧,不再被动依赖大自然提供食物,而是有意识地播种植物果实、驯养野生动物以供食用。
石器就是用石头制作的器具,是农业起源的重要标志。考古学有个专有名词“石器时代”,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也常用,有公司甚至开发了名为《石器时代》的网络游戏,好像玩的人还不少,估计是茹毛饮血、原始奔放的时代比较刺激吧。如果不是为了厘清农业起源,这个上中学就学过的概念到现在我都不会明白。石器时代就是人类使用石头工具的时代,是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按照石器制作方式以及水平的不同而划分: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时期为二三百万年前至1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大约始于距今1万年前,世界各地分期不等。
历史博物馆或综合性博物馆里面一般会有石器时代的介绍和考古物品陈列,我看过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等都有,说明了石器对人类历史的深远影响。在博物馆,你会看到石犁、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石锛等农具,现在农村中仍在使用的铁制农具造型许多都源自这些石器。这些石器都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更是农业起源的重要标志,也因此,农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最为重要、革命性的特征。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村庄的产生。据《人文陕西》记述,新石器时代中期,古人就能够种植农作物,驯化和饲养家禽,从事纺织,储存粮食。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定居点(聚落)的形成,新石器时代后期,渭水两岸村庄密布,考古发现的遗址就有3万多处。西安东郊半坡史前遗址是一个距今六七千年前并且存在了几百年的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始村落遗址,村内可以容纳几百人生活,而农业是支撑这个村落长期存在的主要经济手段。村庄这个人类定居点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是粟和稻的起源地之一。西安半坡遗址中曾出土碳化了的粟(小米)和白菜籽,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同类农作物实物标本。山西、陕西一带的人至今爱喝小米稀饭(我小时候早晚喝两次),这应该就是从六七千年前就开始形成的生活习惯,真是生生不息啊。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出土物中也发现了水稻遗存,证明了长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区是中国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起源中心。近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浙江省永康市湖西遗址发现了9000年前的碳化稻谷以及水稻小穗轴。在距今7500—9000年前的河南省漯河市贾湖遗址内,发掘出土了一批碳化稻米,石镰、石磨盘等农具,以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家猪遗骸。由此种种,中外学者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起源地,其中主要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也是我们将黄河和长江称为母亲河的原因。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农耕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原始农业耕作技术的代名词,也是原始农业的象征。刀耕火种也叫火耕,指用石刀、石斧等砍伐树木后用火焚烧,使土地变松软,获得富含钾等元素的草木灰作肥料,就地挖坑播种,粗放生产,产量很低,下一年异地而种,所以刀耕火种也被称为迁移农业。刀耕火种在当今世界属于人为制造森林火灾,毁坏森林植被,是不是?现在看来,刀耕火种是一种非常落后的耕作方式,但在当时条件下,这是人类适应和利用自然界开始农业生产的最佳方式。
翻土是耕作的第一步,人类最早是用什么来翻土呢?耒(lěi)和耜(sì)都是先秦时期原始农业中使用的翻土工具,是最早的农耕工具。耜的样子类似于现今使用的锹或铲,有石耜、骨耜、木耜、石铲、石锄等,耒与耜的不同在于耒是尖头、耜是扁头。河姆渡遗址曾出土骨耜,是用大型偶蹄类动物的肩胛骨制作而成。耜耕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依然是一种原始农业,但这一耕作方式又相对进步,为原始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向农耕文明进步创造了条件。耜耕其实也没有多难理解,直到现在也在使用,农民在自家庭院内、其他小块地上用铁锹翻地、点种就算是耜耕,我小时候帮父母在院子里种菜用的就是耜耕方式,干多了容易手上起泡,工作效率低。
犁的发明应该算是农业耕作史上的一大革命,它实现了由一个点上的翻土播种向一条线上翻土播种的进步,由单一农具使用向配套农具使用的进步,也是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犁的形式最初是石犁,之后为青铜犁、铁犁。犁耕农业以犁为标志,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由此走向成熟、走向精耕细作。犁耕最早是人力石犁形式,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的出现和耕牛畜力的使用,铁犁牛耕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延续数千年之久。铁犁牛耕是农业史上最为重要的技术进步,是轮作复种和多熟农作制这样精耕细作农业的技术前提,为节省劳力、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技术条件,实现了个体经营农业,为奴隶制农业走向封建农业奠定了农耕基础。铁犁牛耕直到现在一些地区依然在使用,20年前我们吕梁山区老家农村还使用这种方式耕地种田,当年大人耕地小孩子们跟在后面玩耍的情形还历历在目。现代机械化动力的耕种方式实际上也是脱胎于铁犁牛耕,只不过耕牛换成了“铁牛”,铁犁等配套农具更大更强了。
神农氏炎帝与“谷王”后稷的故事
农业文明的开始
神农氏是后人对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炎帝的神话称谓。炎帝姓姜,是大约5000年前姜水(今陕西省宝鸡市渭水支流清姜河)流域一个部族首领,这个部族被称为神农氏部族或姜氏部族。炎帝在农业上的伟大贡献是发明制作了耒耜,教民众使用农具来播种五谷,使人们实现了由采集狩猎、迁移农业向种植农耕的转变。神农氏尝百草发明医药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经典故事。炎帝被称为神农氏就是基于他在农业上的独创性贡献,相当于“农神”。炎帝后裔中一位叫姜嫄的女性就是建立周朝的周人始祖后稷的母亲。后稷本名姬弃,尧舜禹时代,他负责农业种植管理并很有成就,人们尊称他为后稷,意为“谷王”或“谷神”,后稷也成为农业文明的另一个重要象征。他们这个家族的农耕基因真是强大!后稷率领的周人善于农耕并非常重视农业,这是其击败商朝的农业基础,而周朝也成为古代中国“以农立国”执政思想的开始。商代甲骨文中,“周”字就是“田”字的四格中各有一点,点代表种植的作物,“周”即代表农田。
炎帝部族和黄帝部族融合而成的炎黄部落联盟是中华民族的雏形。历史学家以炎黄时代为界,把之前称为蒙昧时代,之后称为文明时代。兹以为,炎黄以后为文明时代恰恰主要是因为炎黄时代农业文明的兴起,同时就意味着整个文明时代的开始。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唐宋明等朝代还长期是世界第一大强国,这与中国农业文明有很大关系。农业的精耕细作和产品丰盛提供了人口繁衍扩大和国家强盛的基础,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乱无数次消耗了众多人口,破坏了国家政权和经济,而中华民族就是依靠生生不息的农业文明又无数次地繁衍扩大并保持强大。
农业一枝独大的时代
民以食为天。供养人民吃饭的农业一直以来都是历代帝王或执政者首要考虑的事情。夏商周以来四千年的王朝更迭史中,发展农业让老百姓吃饱饭是帝王们最为要紧的政事。农业兴,国家盛;农业衰,国家亡。大家比较熟悉的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几乎都是因为农业出问题、饥民遍野而发生的,其他因素都属次要。在古代中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农业曾是国家经济中的大头,国家财政收入也主要来自农业税赋。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早期,农业一枝独大,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产业,商业、手工业占比很小,到封建社会中后期,工商业才逐步得到发展。由于数据局限,对古代农业经济总体数据往往采用估算的办法。据学者刘逖估算,处于明代的1600年中国农业净产值为银4.9亿两,总产值(GDP)为银9.0亿两,农业产值占比54.4%;处于清代的1840年农业净产值为银30.7亿两,总产值为银44.8亿两,占比68.5%。而按当期购买力平价法计算,1600年中国占世界总产值的四分之一,1840年下降到不到五分之一,可见当时中国农业在世界经济中都具有重要地位。随着近现代以来工商业的逐渐发展,农业产值所占比重逐步降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农业产值占比不到一半,近年来已降至不足一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重要性下降,其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和稳定社会的作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并且是食品加工、餐饮服务、旅游休闲等第二、第三产业的源头。
以田赋形式为主的农业税赋是古代中国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不过,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农业税赋的占比下降。处于北宋时期的1077年,农业税赋占国家财政收入30%,工商税赋占70%,表明农业社会已经开始向工商业社会迈进,不过这一进程因朝代更迭并没有很好地延续。清代乾隆时期农业税赋约占财政收入的80%。民国时期农业税赋仍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业税赋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显著下降,1952年占14.7%,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2.5%左右,2006年起我国政府正式全面取消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赋。
正因如此,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经济政策的主导思想是“重农抑商”,就是重视农业、抑制商业(含工业),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业为末业。然而,对现代人而言,却很难理解当时的统治者为什么会实行这种政策,为什么要抑制工商业发展。发展工商业不是挺好吗?你看现在GDP的主体是工商业,税收也来自工商业。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来解释。古代中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农业兴衰关系王朝的江山社稷。当时的农业技术水平低,没有动力机械,也没有优良品种选育等先进技术,要想生产出满足国民吃饭穿衣、对外打仗的农产品,以及满足国家开支的土地税赋,就必须依靠足够多的农民种植更多的田地。因此,国家政策鼓励国民进行农业生产,而为了防止国民弃农经商影响农业,则实行限制商业的政策。当时的治国理政者认为商业(包括以商业为目的的手工业)只是买卖而已,是一种“技巧”或盘剥,并不会创造社会财富,因此轻贱并抑制工商。此外,把农民绑定在土地上种地不致成为流民也是统治者便于管理、维持国家稳定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流民造反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聚齐一伙人扛起刀枪就能造反。
重农抑商政策最早由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变法中实施,商鞅变法中废除了井田制,开始实行土地私有制,征收田赋(战国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和秦国的“初租禾”),奖励耕种和纺织,奖励开垦荒地,对农业产出高的人免除徭役,而对工商业行为则进行限制并征收重税,禁止弃农经商。商鞅以重农抑商为主的经济制度改革为秦国积蓄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农业基础。不过可怜的商鞅因为变法触动了贵族阶层的利益而被处以五马分尸之刑,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重农抑商都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主旋律,表现为屯田制、均田制、国家专卖制、官营手工业制、对商业课以重税、限制商人从政甚至日常生活等形式。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增强了国家的农业经济和整体国力,巩固了王朝政权,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政策开始阻碍经济发展。唐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这两个朝代也恰恰是封建社会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宋朝时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一半,比现在的美国还厉害。明清时期,世界范围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而统治者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违背了经济规律,对内不大力发展工商业,对外闭关锁国不与世界交流通商,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无论史书或小说中描写明代清代的那些帝王将相多么英明伟大、多么勤政廉洁,只要没有与经济发展大趋势合拍,也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一寸而失一尺。没有工业没有制造业就造不出坚船利炮,结果就是被动挨打。在没有能力保护国家的条件下,有这么大的市场而不与外国通商,结果就是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之后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自大的封建天朝在洋枪洋炮面前不得不屈辱地低下头。
读懂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农业!
“中国好书”《读懂中国农业》的新时代版!
《读懂中国农业(新时代版)》
张云华 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
透过中国农业的历史和现状,认识中国的农业问题,看清中国的农业逻辑,探索中国农业发展方向。
在城市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农业成为许多人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它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但其生产过程又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国农业、认识中国农业。
中国的粮食有多少,够吃吗?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如何实现?古往今来中国的土地制度如何变迁?农业有赚头吗?中国农业今后怎么发展?
作者以深厚的研究功底、严谨的学术态度,从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出发,用朴实诙谐的语言与意蕴丰富的农业诗词,图文并茂地探讨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更与中国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问题。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土地制度、职业农民培养、农业经营方式、农业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详细讲解中国农业的历史和现状,讲解大家关心的身边事和热点事,包括粮食、食品、土地制度与权利、农业成本和风险,以及谁来种地与怎么种地等,为读者呈现一幅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画卷。
本书内容有趣,讲解生动,同时又包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作者的独到见解,是了解中国农业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适合大众读者阅读,对从事中国农业研究的人员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云华,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体制、粮食安全、乡村人口等。刊发各类调研报告百余篇,对外发表文章80多篇,专著《读懂中国农业》获评2015年度“中国好书”并被列入对外宣传推广书单。近年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文章来源:“书香上海”微信公众号
资料:上海远东出版社
编辑:邱思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