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宝山区月浦镇段泾村以一间30平方米的闲置农家书屋为起点,谱写出一曲关于乡村文化、儿童阅读、成长共生的动人篇章。作为宝山区乡村振兴项目,“悦读有光 乡村图书馆振兴计划”激活了乡村文化空间的生命力。
段泾村地处上海近郊,拥有1.4平方公里乡野沃土,可谓是宝山区的“都市桃花源”,村内原有的图书室因缺乏专业管理与儿童读物,村内的流动儿童更因父母务工忙碌,难以获得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与阅读引导。在区民政局的牵头下,乐丁社区公益阅读服务中心作为从事社区儿童阅读的初创型社区社会组织,以“空间焕新+服务创新+社群培育”三位一体模式,推动段泾村图书室转型升级,为段泾村的文化振兴注入新生机。
升级后的图书馆,满墙蔬果造型装饰与孩子们的涂鸦相映成趣,照片墙定格着阅读活动的欢乐瞬间。为了解决段泾村图书室儿童读物匮乏的问题,乐丁捐赠了近400本优质童书,涵盖习惯养成、传统文化等多元主题,填补了儿童读物的空白。同时,通过“阅读照片墙”“签名横幅”等创意设计,增强村民的参与感与归属感,将冰冷的空间打造成充满温度的“成长型书房”。
。
乐丁社区公益阅读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绘本活动经验,结合儿童阅读成长的特质,策划并开展了八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成为连接儿童、家庭与乡村文化的情感纽带。乐丁以“属地化+体验式”为设计逻辑,将绘本阅读与段泾村的田园特色、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让每一场阅读活动都成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悦读成长旅程。
在世界读书日,孩子们与家长在老师的带领下共读《我喜欢书》,通过角色扮演、创意拼贴感受阅读的多元魅力,亲子合作完成的“阅读旅行护照”记录下温馨瞬间;“当书香遇果香”活动中,孩子们跟着绘本了解草莓知识,走进村里的草莓大棚体验采摘,亲手制作草莓酸奶,自然教育与劳动实践在果香中悄然融合;母亲节特别活动,孩子们用蔬果创作“有机花束”,绘制肖像画,向妈妈表达爱意;在夏至时节,孩子们共读《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制作西瓜造型纳凉小扇,让传统智慧在亲子互动中得以传承,每一场活动都吸引了众多家庭踊跃参与。
在“寻找田间象形字”活动中,孩子们化身“小小侦探”,通过甲骨文图画书探索象形字的奥秘,将甲骨文的灵感融入创意画作;“蔬果村的故事”恰逢小满节气,孩子们了解农作物生长周期,用彩泥制作立体蔬果摆件;芒种时节,孩子们聆听插秧故事,观察五谷杂粮,拼贴出“丰收图景”;在父亲节特辑时,孩子们用彩泥捏出爸爸的形象,配上手写卡片,让亲子关系在创作中得到升华。
“悦读有光”项目的圆满收官,是段泾村文化振兴的起点,更是“政府支持、社会组织运作、村民自治”新型乡村文化服务模式的生动注脚,也为上海市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宝山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