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阅读空间是一道道文化风景,也是人们的“精神粮仓”。当阅读遇上沪郊乡村,阅读体验被不断拓展,你可以在稻田边享受“诗与远方”,可以行走于历史中品味人文韵味,也可以走进乡村感受本土美食与非遗文化。一起到沪郊的书香院舍,让文字来治愈心灵吧!
诗和远方
都在光明花博小镇的稻田书店里
红色的砖房、绿色的草地、黑白的招牌、温暖的灯光,空气中还弥漫着阵阵咖啡香……在稻田里看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崇明生态岛的光明花博小镇内,有一家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的“稻田里的书店”,建筑整体设计保留了农场时代原貌,原木风与白色墙体的交融,文艺高级感十足。书店以“米”为核心创意表达元素,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据悉,“稻田里的书店”首次亮相,是在2019年的上海书展上,凭借新颖的设计、独特的定位,书店获得了专业人士和社会观众的关注与好评。历时近三年的探索,书店于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期间正式在花博小镇对公众开放。
说到名字的由来,书店负责人介绍说,花博小镇由东风农场改建而来,驱车沿着建设公路、东风公路一路到此,周围几公里都是稻田,原本的农场旧址也是一片稻田。“书店内部以稻米为主要元素进行陈设,从书籍到产品,稻田文化始终贯穿其中,延续着老一辈的围垦精神。”
除了是一间书店,这里更是一个综合文化空间,错落有致地陈列着光明食品集团自产自制的各式食品、文创、家庭园艺……每一样物品都蕴含着上海的人文风情与自然物产之美。店内大致分为四个区域:围垦文化区、光明稻米文化区、金枫茶酒文化区及亲子乐园区。光明稻米文化区是书店的核心区域,“一心只为一粒米”的展示台上,以米粒为元素的卡通形象新颖可爱,一袋袋实体大米陈列其中,书架上还摆放着与大地、稻米、田野有关的书籍。
天气晴好的时候,室外空间也是不错的选择,在书店选上一本心仪的书,享受在纸间慢慢流淌的时光。
把城市书房搬进“文物”
沿着嘉定工业区娄塘古镇的老街行走,会发现临街有一家挂着“我嘉书房”牌匾的百年老宅,走进屋内,空间布置古朴典雅,木制书桌和书架摆放错落有致,附近居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读书、看报,阳光洒落在书本上,营造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意境。
这里是上海首家开在不可移动文物内的城市书房“我嘉书房”(工业区·印氏住宅),书房面积达409平方米,藏书3000余册。“我嘉书房”作为嘉定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点之一,兼具自助图书室、文化交流休闲空间、志愿者服务站等多元功能,纳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管理系统。“持有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读者证,就能在书房享受到图书借阅、报刊阅览等公益性文化服务。”“我嘉书房”的工作人员介绍。
“我嘉书房”所在的印氏住宅始建于清末民初,是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印有模的弟弟印有圭的宅邸,2003年公布为嘉定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22年经过修缮后的印氏住宅,修旧如旧,硬山式屋顶、观音兜墙头、小青瓦屋面等娄塘传统民居的特点被极大程度地保留。如今,走在书房中,扫一扫建筑各处的二维码,就能听到对仪门、额枋、月梁等传统建筑构件的介绍,读到建筑的前世今生。
在名人故居中阅读,是对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的一次创新探索。书香让文物建筑焕发生机,也让附近居民多了一个家门口的好去处,满足他们对公共文化生活的需求。“每天到书房来消磨时光,生活不无聊了。”家住娄塘的唐伯伯几乎天天都会来书房看书读报,开放至今,如唐伯伯这样的忠实读者已有十多位,等到了周末,摄影师、汉服爱好者等市民则会纷纷慕名前来打卡。
除了提供阅读、借阅的功能外,“我嘉书房”还是家门口的文化客厅。结合印氏住宅的整体风格,每周向居民提供非遗传承、戏曲沙龙、亲子活动等特色活动,例如“桃溪文化讲堂”邀请大师名家举办文学、建筑、非遗等主题论坛和讲座,“周三戏苑”为戏曲爱好者送上越剧、沪剧、曲艺等专场演出,诗中寻味、非遗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多姿多彩的活动丰富着居民的文化生活。
民国校舍变身书店
感受别样的古朴雅致
金山张堰,上海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聚成村落,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因其文化底蕴深厚、商贸交通发达,曾被誉为“浦南首镇”。就在古镇张堰,有一条张堰大街。这是一条烟火气十足的老街,没有那么热闹,但足够有韵味。一家大隐书局,就藏在这条不张不扬的老街上。
这家由张堰中学旧宿舍改造而成的大隐书局,保留了民国建筑的古朴风格,雕花红漆的大门内,便是另一个雅致的世界。行走间,仿佛还能闻到历史沉淀的气息,混合着书香和咖啡香,让人沉醉其中。
庭院里禅意十足的留白设计,通往阁楼的木质楼梯发出的嘎吱声,还有推开窗户便能看到的小镇景色,一处处细节和设计理念,渲染出古朴而精致的意境。阅读区里的桌椅摆件,散发着温柔且治愈的气息,让人不自觉地留步于此,沉浸到书中去。二楼特别设置了茶室和公益自习阅读区,不论是肩负课业的学生,还是热爱阅读的游客,都可以在这个地方停留休憩。特别是,庭院一角设置了张堰中学校友留言墙,这座古建筑的前世和今生仿佛在此联结,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如今,大隐书局已经不仅仅是一间开在老街上的特色书店,它发挥着更加重要的文化和教育作用,营造了浓浓的艺术氛围。作为张堰镇的重要文化空间,今年,大隐书局荣获了“金山区最美公共阅读空间”的称号。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张志宽、赵松涛师徒还在这里设立了“曲艺传承基地”,每到周末,孩子们在此接受传统曲艺的熏陶,稚嫩的童声和快板声给阅读空间增添了一份活力。特色服务和独特空间设计,不仅满足了广大市民的阅读需求,也为建筑空间赋予了全新的阅读功能。
老房焕新 废旧仓库变“精神粮仓”
步入宝山区月浦镇月狮村众文空间,映入眼帘的是浅原木色的墙面和桌椅,结合可爱的吉祥物、精美的非遗竹编和本地种植的花卉加以点缀,形成了简约、温暖、有质感的设计风格,柔和的灯光照亮室内,桌椅干净整洁,两旁的架子上整齐地罗列着书籍,人们可以沉浸在书香四溢的阅读氛围之中。
打开思路盘活资源,月狮村众文空间,这个曾经老旧的仓库,现在焕发新颜,变成了“文化客厅”。
据介绍,这个老仓库在早前主要用于堆放一些农具和杂物,后经过设计改造,保留了原来的建筑结构,形成了类似“房中房”的新布局。曾经的老木梁现在被放置在墙边,配上坐垫成为了实用的长椅,过道的两侧融合了特色文化元素,一侧悬挂着元宝篮、针线匾等非遗竹编制品,另一侧装饰着粉黛乱子草、细叶芒穗子、葫芦等特色植物。合理的空间规划、特色的装饰品和温暖的色调,让众文空间成了百姓家门口温馨的“文化客厅”。
众文空间的书籍主要来源于宝山图书馆,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居民日常所需。场所对外免费开放,居民能够自主前来阅读书籍、互动交流,也能参与读书分享沙龙,享受优质文化服务,提升学习热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众文空间不仅为居民提供了阅读的场所,还承担了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功能。既会开办体验式、互动式的非遗小课堂,如月浦竹编、葫芦雕刻、编制中国结、手工串珠等;也会结合居民需求开展理论宣讲、养生课堂、禁毒宣传、反诈宣传、应急救援课程等。在这里,居民能够解锁多元化的文化体验。
阅读,打开了一扇走进乡村的大门
当乡村遇上阅读,会构成一幅怎样的场景?在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美厨玩家”与稻田相连,书香气与乡土味交融,打造出一个富有文化艺术气息的乡村阅读新空间。
最初,“美厨玩家”是由郭悦作为美食节目制作人创办的美食节目摄制工作室。2016年,她和丈夫卢森将开在松江泰晤士小镇的工作室搬至腰泾村,历时400天亲手将农村老宅改装成了颇具田园风情的乡村小院。
走进“美厨玩家”,篱笆围成的庭院里鲜花盛放,老房的一砖一瓦被最大程度地保留,手工制作的原木茶几、岛台上摆着各类茶具、锅具,曾用来养鸡鸭兔的3间房则变身成多功能厅,室外还放置了一个长6米的烧烤炉和柴火砖窑式披萨炉,置身其中,尽享乡村田园的宁静和舒适。
“美厨玩家”的迁址,不仅是一次乡村老宅的焕新,也是“美厨玩家”的二次生长。扎根乡村,“美厨玩家”从美食体验空间出发,乡村阅读和乡村艺术之美逐渐展露。
“秋夜渐浓,衣衫单薄的人,站成一圈,伸手烤火,马灯打在暗处,篱笆那头一朵格桑花亮了。”一首名为《美厨玩家》的诗歌在稻田边响起,这是白鹭诗社所创作的作品之一。白鹭诗社是2016年腰泾村成立的上海地区首家村级诗社,白鹭诗社的成员有出身乡村的,也有来自城镇的,他们用诗意的笔触描绘出自己眼中的乡村,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在田野中诞生。
“美厨玩家”是白鹭诗社赏读活动的举办场所之一,坐在庭院旁长满凌霄花的长廊下,目之可及的是一大片的稻田,伸手就能触摸到绿色,耳边则是飞鸟阵阵鸣叫。赏读结束后,一起来到厨房用米、蟹等松江本土农产品制作美食,看到的、听到的、吃到的都来自乡村。
“‘美厨玩家’想要提供一个沉浸式的阅读场景。”郭悦说,在乡村,读书一定不是一件单调的事情,通过一次次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的多重体验,抽象的乡村之美可以具象地留在人们心中。
2020年,“美厨玩家”被评为松江区“最美读书目的地”,“美厨玩家”成为连接乡村和市民的平台,以书为媒,人们走进乡村,通过在田野中的阅读活动,得到片刻的治愈。“读书是让大家来到乡村的由头,而来到乡村,所收获的是远大于读一本书的体验。”郭悦说。
文章来源:“上海三农”微信公众号
文:欧阳蕾昵 张孜怡 曹佳慧 张昀洁 贾佳
摄:杜洋域 张孜怡 张昀洁
部分图片为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