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间,在沁人心脾的稻花香里阅读、品茗,是不少都市人羡慕不已的乡村生活。近年来,上海农家书屋如雨后春笋般在乡村的角落生根、发芽,既接地气,又聚人气,还冒热气。
选址有讲究,接地气
围绕农村公共阅读服务,农村群众实际需求,如何以点位融合、阵地融合、资源融合的方式,推动上海农家书屋提质增效,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项目发起的初衷?多场景、多点位地设置农家书屋,是农家书屋得以走近村民、发挥实效的前提。青浦区相关部门在实地调研了赵巷镇方夏村和金泽镇岑卜村后,决定在这里设立几处特色农家书屋。赵巷镇方夏村的“一稻”农场,是一个以亲子、露营等农旅活动为主的创意空间。去年11月,方夏村农家书屋(稻田图书馆)设立于此,青浦区图书馆、赵巷镇图书馆还为稻田图书馆配送了内容丰富的图书,包括农业技术、崧泽文化、文学作品、历史传记、儿童读物等,并定期更新图书资源。今年7月底,金泽镇岑卜村的岑卜村党群服务站、一步草堂、42驿等三处被选定为“‘乡’往‘悦’读”特色农家书屋示范点。授牌当天,村委会承办了农家书屋特色配送活动,为三家农家书屋配送了总价值约四万元的红色经典类、亲子家庭类和健康养生类等书籍。
将农家书屋选址于上述三个地点,是从受众区分度、人流量等方面考虑的。岑卜村党群服务站是村民们前往频次最高,乐于聚集的地方,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找村委会就去这里,在此处设立农家书屋,方便村民阅读、交流,也便于村级活动的开展。一步草堂是一个集饮茶、餐食、休闲于一体的新中式茶饮空间,受众更多的是亲子家庭与游客。而42驿是以运动为主题的民宿,来来往往的大多是热爱运动、年轻向上的青年群体。岑卜村党总支书记倪芳芳表示,今后,岑卜村农家书屋将以3处特色农家书屋示范点为依托,因人选书、按需配书,由传统的对村民开放向游客以及周边企业员工延伸,拓展乡村振兴的内涵和触角,涵养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诗与远方”。
活动多元化,聚人气
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涵养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文化人才的重要功能,文化的传承,在当今社会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多主体的趋势。
在岑卜村,老人们聚集在岑卜村党群服务站内,听专业相声演员传颂文艺党课,明快的节奏搭配着押韵的句子,诙谐生动的语言艺术与严谨浑厚的红色文化相融合,生动展示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在新中式茶饮空间“一步草堂”内,在中式韵味与国潮文化的熏陶下,亲子家庭们手执合欢扇、脚踏蹑丝履,聆听传统服饰与传统技艺的知识介绍,体验投壶的快乐,在舒适的阅读区域遨游知识的海洋,也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爱上阅读。而在乡村民宿42驿内,对非遗手工感兴趣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在传统工匠的传授下亲手制作非遗手工艺制作技艺——艾草养生锤,他们或细心聆听非遗工匠的传授,或热烈讨论养生之法,仿佛穿越回古代文人雅集。据“一稻”农场主理人陈立言介绍,今年3月份以来,方夏村农家书屋(稻田图书馆)已经举办了7场“以书换蔬 躬耕致读”读书分享会,现场参与人数300人次左右,读书社群参与人数700多人次。在8月份接下去的几个周末,书屋还将连续开展六场读书分享会,涉及天文、礼仪、古文化、童谣、AR体验和绘本阅读等多个主题,每场约招募50人左右的读者。
用情怀创立,冒热气
点上一炉熏香,砌上一盏清茶,在茶香和墨香之中,世上浮躁,皆化为平淡。用这句话来形容薄荷香文苑再恰当不过。曾被评为“最美农家书屋”的薄荷香文苑,2017年由朱家角镇林家村村民陈君芳与丈夫张瑞杰携手打造。整整三面墙壁是木质大书架,木地板、蓝土布覆盖的长茶几、刻意未粉刷的天花板,处处透露出粗粝的美感。庭院里遍布藤蔓、栽满花草,从大块窗户向外望去,百亩稻田尽收眼底。
此前陈君芳在青浦城区开有一家“薄荷香书店”,2013年书店停业后,夫妻俩回到了老家林家村,过上了田园野趣的生活。“如果能把书屋坚持下去,也是件很了不起的事,让这些书籍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陈君芳的儿子徐子尧说,这是父母的愿景,也是建立这所农家书屋的初衷。自从“薄荷香文苑”农家书屋落户林家村,村民们发现村里逐渐热闹了起来。城里的作家们会定期到书屋开例会,谈文学创作的感受,对美丽乡村写诗吟诵;大学里的教授会到书屋品茗话诗,甚至是探讨新国际形势下城乡对流与大都市周边乡建的意义;书屋里还能常常欣赏到城里艺术家带来的古琴、相声、快板表演。在陈君芳夫妻俩的盛邀下,油雕院的画家、田耘社的相声班子,纷纷在林家村住了下来。
乡村农家书屋将文化送到村民家门口,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文化需求提供有力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同时,“农家书屋+”模式的探索,延伸了书屋的服务链条,不断丰富农家书屋的内涵与外延,让农家书屋既有书本香,又有烟火气,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殿堂。